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9日訊 昨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有關要求,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不斷提高養殖環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認為,實施動物疫病凈化消滅,是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路徑,也是動物疫病防控的最終目標。我國是畜牧業大國,動物疫病病種多、病原復雜、流行范圍廣、防控難度大,特別是非洲豬瘟傳入我國后,傳統的防控手段和措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2021年5月1日修訂施行的《動物防疫法》,明確將“凈化消滅”納入動物防疫的方針和要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開展動物疫病凈化,是深入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強化養殖場生物安全管理,推進動物防疫工作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減少環境病原和死淘畜禽量,降低資源消耗和獸藥使用量,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畜禽生產性能和產品質量,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和農牧民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意見》表示,力爭通過5年時間,在全國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動物疫病凈化場,80%的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站、基地)通過省級或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評估;建立動物疫病凈化場分級評估管理制度,構建多種疫病凈化模式,健全多方合作、協同推進的動物疫病凈化機制;豬偽狂犬病、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禽白血病、禽沙門氏菌病等垂直傳播性動物疫病,布魯氏菌病、牛結核病等人畜共患病,以及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凈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意見》指出,明確凈化范圍。以種畜禽場為重點,扎實開展豬偽狂犬病、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禽白血病、禽沙門氏菌病等垂直傳播性疫病凈化,從源頭提高畜禽健康安全水平;集成凈化技術。開展動物疫病凈化關鍵技術集成和應用,推廣免疫、監測、檢疫、隔離、消毒、淘汰、撲殺、無害化處理等凈化綜合技術措施;完善凈化模式。結合地域特征、養殖情況、疫病特點及流行狀況,優先選擇有自然或人工屏障優勢以及工作基礎較好的地區和養殖場戶開展凈化,通過凈化一種或多種疫病提升區域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水平;做好凈化指導。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做好動物疫病凈化技術指導和培訓;開展凈化評估。農業農村部組織制定有關評估標準規范和評估程序,開展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評估,公布和動態調整國家級凈化場名單。同時,《意見》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強化評估管理。農業農村部將重點針對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組織開展抽樣檢測。鼓勵各地實施動物疫病凈化補助,對通過評估的動物疫病凈化場進行先建后補、以獎代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