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業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保障肉蛋奶等“菜籃子”產品市場有效供給的戰略產業,是農業結構調整的紐帶產業,也是促進農牧民增收奔小康的重要產業。國家重視畜牧業發展,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畜牧業。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
畜牧業作為我國農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改善居民膳食結構、提升國民營養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等重要社會任務。我國畜牧業發展質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體系不健全、抵御各種風險能力偏弱等突出問題。為加快構建現代畜禽養殖、動物防疫和加工流通體系,不斷增強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20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加快構建現代加工流通體系,持續推動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到2025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別達到75%以上和85%以上。我國畜牧業產業規模大,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畜牧業總產值3.3萬億,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7%。預計2021年畜牧業總產值將達3.25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快速發展,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2020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7639萬噸,比上年下降0.1%。禽蛋產量3468萬噸,增長4.8%。牛奶產量3440萬噸,增長7.5%。畜牧業產業鏈條長,上連種植,下接屠宰加工,還能帶動飼料工業、農機、環保等產業發展,在農業結構調整中是承前啟后的紐帶產業;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畜牧業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爬坡期。總體看,我國畜牧業發展質量總體還不高,在區域布局、生產結構、生態環保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較多,產業發展亟待轉型升級。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出,全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協調,優化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促進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地方重視現代畜牧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多提及現代畜牧業。例如,寧夏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目標,引導奶牛養殖向飼草料資源豐富、生態容量大的區域集聚發展,大力推廣標準化養殖和良種繁育技術,建設沿黃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勢區。堅持種養結合、草畜一體、循環發展,推進肉牛、灘羊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養殖,建設中南部和引黃灌區兩大優質肉牛產區、中部干旱帶灘羊養殖核心區。
來源:中商情報網
本公眾號用于行業交流,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