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記者從國新辦舉行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發布會上獲悉,無論是幫扶的資源,還是幫扶的力量,國務院扶貧辦對幫扶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要總體保持穩定。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 圖片來源自國新網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介紹,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決定性成就,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集中了大量的資源,投入到貧困地區,解決了多少年來沒有解決但想要解決的問題。脫貧攻堅結束后,絕對貧困問題解決并不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就結束了。這個問題,中央已經有了明確的要求,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所作出的決定,下一步要從集中資源搞脫貧攻堅轉向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主。
今后五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實行“四個不摘”,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無論是幫扶的資源,還是幫扶的力量,總體保持穩定。重點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現在搬了有將近一千萬的貧困人口,還有五百萬的隨遷人口,這部分人后續的幫扶工作需要資金的支持,需要資源的投入。同時,還要加強扶貧項目資金資產管理和監督,推動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健全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同時,還要繼續強化各方面社會幫扶力量。
四是要求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幫扶機制。
初步考慮是在西部地區已經脫貧摘帽的縣中再選擇一部分困難的縣,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強這些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內生發展動力。歐青平表示,現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正在研究制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會同相關部門對脫貧攻堅期內原有支持政策進行完善調整,對相關工作進行研究部署。一句話,大家擔心的問題會得到解決,政策會保持總體穩定,確保脫貧攻堅的成果不會弱化。